皇冠hg8868老版本

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简介

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简介  2018年12月14日 16:24

1、学科沿革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我校先后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正式成立隶属于招生就业处的职业发展教育学科。现已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2、学科特色与优势

学科自成立以来,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方面知识及技能技巧,并依托以下优势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学科团队优势。整合学科方向,打造专兼职师资相结合的科研创新团队,积极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此外,学科依托招生就业处而建,能及时获知就业创业信息,对主讲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指导及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与校团委协同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参赛,组织团队参加创业自主扶持项目。

网络化教学资源优势。学科借助教务平台,经教务处购买的智慧树和尔雅网站创业课程,普及创业教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带头人简介:李东阳,男,教授,1971年12月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教育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6部,参加、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完成多项厅级课题并获奖项。

4、主要研究方向简介(含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简介)

研究方向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带头人简介:白海霞,女,副教授,1971年6月生,河南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参与著作出版专著2部;获得厅局级教学科研奖励1项;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数次。

研究方向简介: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设立旨在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发展教育学科下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向,立足于我校特有的资源,突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涯规划,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有益于学科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研究方向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带头人简介:刁青蕊,女,副教授,1973年5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篇;主持省部、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5项,并荣获多项奖励;著作出版专著3部;获得专利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与合作10余次。

研究方向简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依托学校目前就业形势而设立,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不同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当前就业新形势,为大学生传递最有效的就业一手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研究方向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带头人简介:周春蕾,女,讲师,1979年3月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曾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普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4项,数次荣获奖励;参与编撰出版专著3部;参加对外学术交流会议10余次。

研究方向简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方向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融合多学科优势,从不同角度研究和关注了当前我国特别是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度和现状,并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在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科研情况

在结合我校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职业发展教育学科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问卷和就业指导问卷调查,发现问题所在和学生集中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条件下积极解决,并进一步查找不足,努力跟进,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省市校课题,先后申报成功省级课题8项,厅局级课题近20项,校级课题多项,发表教科研论文40余篇,进一步本土化我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教育,并形成特色。

6、教学情况

目前,学科共拥有主讲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为保证学科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学科积极与专职教师联系,注重引入专职人员,强化终身学习意识,鼓励在职人员外出交流学习,全面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学科教师担任学校各院系专业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授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努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除此之外,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学习项目”等各类比赛,鼓励创新创业,并荣获奖励。

7、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机制,一方面鼓励教师科研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提高授课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我校做专业讲座,丰富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经验。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实学科的不断发展。